图片名称

矿产资源正式参与宏调


新年伊始,安徽省淮北市一位高层愁眉不展。具有“煤都”之称的淮北,缘煤而建,因煤兴市。按照淮北市的发展规划,今年其将踌躇满志地加大煤炭开采力度。但国土资源部的一个通知,打乱了他们的计划。国土资源部2月27日发出《关于暂停受理煤炭探矿权申请的通知》。 

  除国务院批准的重点煤炭开发项目和使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(周转金)或省级地质专项资金开展煤炭普查和必要详查的,可以设置煤炭探矿权外,全国暂停受理新的煤炭探矿权申请(包括以招标、拍卖、挂牌等竞争方式出让煤炭探矿权)。这是宏观调控实施以来,国土资源部首次叫停地方的煤炭探矿权申请。 

  更让地方担心的是,这次叫停时间一直延续到明年年底,跨度两年。调控时间之长,实属罕见。“很明显,我市的经济发展将受到很大的影响。”上述淮北市高层说。而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说法,此举是为了“避免因煤炭勘查投资过热而出现产能过剩问题,保持煤炭生产基本稳定”。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洲其对此很是看好。他认为,以往,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有效地发挥着基础产业的作用,但最近几年来,我国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,出现了投资过热现象。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,煤炭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从2003年起开始猛然上升。2003年煤炭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13.68亿元,比2002年增长了43.8%;2004年同比激增60.8%;2005年达到了65.6%;2006年仍然在60%以上。国土资源部咨询中心一位副主任表示,从产能上来看,这几年全国每年新增加的煤炭生产能力在2亿吨以上。而随着前几年的项目陆续投产,今后几年煤炭产量将集中释放。他预计,2007年煤炭产量将可能会突破28亿吨。但在煤炭行业产能快速增加的同时,煤炭需求增势趋缓。“过剩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。”他说。 

 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,2006年我国煤炭需求趋缓,初步统计全年煤炭社会库存就达到了1.5亿吨左右。不仅如此,煤炭投资的高歌猛进,也带来了让中央颇为担心的安全生产问题。据本报记者了解,在发出之前,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曾亲自带队,到部分煤炭大省进行调研,将近两个多月。“情况很不乐观。”一位随行人员说。“显然,不调控不行了。”国土资源部咨询中心副主任则称。而在选择如何调控上,国土资源部此前也曾有过多个措施,比如矿业权市场化、总量控制、采矿权暂停等等,但效果并不明显。为此,国土资源部一位官员认为,以探矿权作为调控的切入点,可以起到从源头上给煤炭勘查开发投资热“降温”的作用,调控更有针对性。“每向社会投放一个矿业权,就意味着有可能兴起一座矿山。”上述官员认为,掌握好矿业权的投放量,促进供求平衡,是矿产资源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。

相关新闻